前兩年我開始協助幾個社福與教育的基金會進行企劃力、提問力與故事力培訓。
今年下半年也陸續受到衛生福利領域的邀請,協助幾個議題的人才培訓。
包括如何推動企業願意推動哺乳室、托兒服務,我帶各個地方政府的承辦人員練習企劃提案力。
還有社會及家庭署(社家署,沒接觸前,我不知道有這個單位)的婦女相關議題的提案倡議能力。
另外是馬祖衛福局的長照、社區照護的公務同仁、主管的說故事溝通能力、企劃書寫作、邏輯思考與精準溝通的能力。
看起來跨很大、連結不同專業領域,其實背後的思維與教學邏輯是一樣的。
只要有好的思維與運作方法,就能跨領域橫向連結。但前提是必須有提問與聆聽能力,去深入瞭解問題與需求,針對不同情境脈絡,找出可以協助改善、提升的方法。
這些運用方法與態度,都跟我在《風土經濟學》、《精準寫作》的方法上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非營利組織、教育單位,要能夠發揮更大影響力,跨領域學習、具體提升溝通、思考與表達是很重要的能力,才能有效整合資源、創造資源,改善現狀。
這些新領域的邀請都很有意義,我也希望能提出具體幫助與影響。